3大場域集結9大團隊、25位設計師探索科技大城
Jul 31, 2020 Ian Liu
自 2003年起推動至今,台灣設計展無疑成為每年最具規模的大型設計展會之一。將在10月1日至10月11日舉辦的2020台灣設計展,今年將於新竹市登場,主題定調為「Check in 新竹 —人來風」,以新竹公園作為主展場,循著城市的公共軸線延伸至新竹舊城區,以一條2公里的步行路徑連結城市新舊,並注入設計、創意、美學能量,讓更多人感受風城魅力。
整座城市都是展場
本屆台灣設計展由2019台灣文博會總策展人、衍序規劃設計劉真蓉操刀,交通大學龔書章教授擔任總顧問,集結9個策展團隊、超過25位設計師共同參與,並在舊城區規畫2公里展區,邀台灣設計好手、在地公司及傳統產業米粉、摃丸等參展, 串連新竹公園、轉運站和護城河舊城區三大場域,圍繞「科技產業」、「循環經濟」、「生活產業」三大策展主題面向,看見新竹如何從過去的產業展覽型態,轉型到生活體驗型態,將生硬的產業內容以生活化的形式呈現,透過設計思考、大眾互動參與模式,啟發民眾對科技、社會、生活模式改變的省思。
新竹公園將成為主展場
三大策展主題
在「科技產業」方面,由圖文不符創辦人張志祺、偶然設計曾令理策劃,新竹是台灣高科技重鎮,半導體、光電、LED等產業都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,展覽藉科技產品微小化,呈現生活的大改變;「循環經濟」方面,由設計師方序中、春池玻璃吳庭安操刀,將新竹得天獨厚擁有矽砂、石灰等原料,在日治時代已發展玻璃工業,展覽將藉由玻璃裝置、資源回收利用技術,傳達給消費者及製造者永續循環的理念。「生活產業」方面,則由黑生起司陳如薇、楊志偉規劃,新竹擁有多家百年老店創新再生,藉由展覽呈現新竹好吃、好玩等不同的風貌。
春池玻璃位於新竹公園內的「春室」
屆時長2公里的城市設計廊帶,將由舊城走區向新竹公園,並經過城隍廟、新竹之心、新竹火車站、新竹動物園等景點,除了室內展館外,也會同步規劃市集、裝置藝術、表演活動。對此劉真蓉表示,今年台灣設計展特地規劃2公里城市路線,能夠見識到新竹不同風貌,同時亦以創新科技方式結合老城文化,遊客不僅可以跟展覽互動,更能進一步了解新竹城市紋理。另外,也將和鴻梅文創合作重新規劃4至5個老空間,從食衣住行育樂方面注入新活力,也看見過去與未來的百年食物、工藝、職人故事 。
主視覺新竹獸登場
以「登陸城市、也被這座城市登入」開始想像發展,讓空間連結建立城市的集體記憶,引領大家通往舊城區的生活博物館(Living Museum),以及連結未來、動態的新竹公園-城市終端機(Terminal Park)。 就像每座主題展館像是一隻虛擬的新竹獸,團隊將以 AR 擴增實境,利用數位方式拉大傳統設計展覽的想像感官。
在主視覺設計上,邀來卵形設計工作葉忠宜操刀,螺旋狀的新竹獸,讓人得以直覺與新竹風城聯想在一塊,充滿動態感的視覺搶眼也與新竹各意象完美結合。像是「風」以「風轉」意象來擴大符號性,結合動態,並幻化成新竹獸的原型,引領人們前來設計展的「人來風」潮流;「竹」字本身就在象形圖解上就彷彿是前進的「箭頭」,並結合動態,擴大至各種設施應用的指示圖形上。
地方特色產業再生
呼應新竹市政府的親子政策,由黑生起司與高得企業合作研發磁性積木「動物方塊」、鑫林玻璃開發的「河馬樂樂夢舞台」水晶球;響應國際SDGs推動永續與循環設計,元太科技研發互動顯示技術模組、合勤科技的「100%電子廢棄回收塑膠路由器」、春池玻璃與無氏設計結合春水堂共同打造夢幻「春玻珍珠杯」等;以及未來式公司打造「竹豐炊雪」米粉便當,型塑米粉炊粉不同風味的在地料理,不同類型特色產業再生皆將同步亮相2020台灣設計展。
2020台灣設計展
展期:109年10月1日(四)至10月11日(日)
地點:新竹公園、轉運站和護城河舊城區
文章出處 訊息轉載自 LaVie網站。如原著作者與分享者不同意轉貼,請立即告知,將會立刻移除。